【114/5/3 - 5/4 知識商城平台暫停服務】
為配合本中心系統維護作業,知識商城(包含6H法遵、高齡、外匯…等數位課程、實體訓練/研討會、專業測驗…等)將於114年5月3日(六)至5月4日(日)暫停服務,提醒學員/考生如有相關受訓/測驗需求,請提前妥為規劃安排。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新聞稿

汽車保險加減費系統之公平性檢視

汽車保險在我國產險市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費率之釐訂自然不可忽視。而費率釐訂的原則之一即為:每一個危險群體繳交的保費應與此群體之預期損失相當,不應有不同世代間或者不同危險群組間的補貼出現;也就是說,每一個危險群組所負擔的保費,應相當於其所反映的危險程度。而現行汽車保險的定價系統是否符合上述之原則,即為本中心此次研討會【九十一年九月九日(星期一)下午2時 30分】所欲探討的主題。

  由於每個被保險人駕車習慣、技術及車輛使用方式都有相當的差異,是以對不同風險程度的被保險人訂出不一樣的保費實屬必要。而實務上為達成此目的,皆會設計一套所謂的「加減費系統」機制,此系統將以「被保險人的過去理賠經驗」為輸入值,經過特定的程序或計算之後,輸出此年度投保時應繳交的保費(水準)。

  目前台灣汽車保險有兩套實施中的加減費系統,其中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和任意第三人責任保險採以「等級」為基礎的加減費系統;而車體損失險(甲、乙和丙式)則採以「點數」為基礎的加減費系統。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已針對這兩套系統的保費補貼程度進行初步的研究,另外,我們也企圖設計一套以「貝氏理論」為基礎的定價機制,與前兩套系統進行比較。若把「保費貼補」議題以問題的型式表達,則在此篇研究論文中,我們想要回答的問題將是:
一、 當執行前述加減費系統訂出各種保費時,不同風險性質的被保險人之間是否存在重大的保費貼補現象?
二、 若現行加減費系統存在此現象,能否在目前的架構上做適當的修正?
三、 現行的加減費系統是否具有「保費貼補現象漸進趨向零」的特性?或者「漸進穩定」的特性?
四、 前問題中「漸進的速度」有多快?
五、 另外一些衍生的問題。

  以上一直是為本中心所關心的議題,也一直企圖以理論、模擬分析、以及與實務貼合的研究方法來求得「理論上站得住腳」、「實務上確實可行」的解答。迄今,這個研究小組已獲致一些初步的想法和結論;並預計在九月九日星期一下午二時三十分假保發中心第三教室以研討會的方式發表,希望屆時可以聽取各界意見,歡迎對此議題有興趣的人蒞臨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