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2017年保險業國際化菁英人才培訓班」開訓典禮
保發中心持續規劃辦理第四年的國際化人才培訓班「2017年保險業國際化菁英人才培訓班」,於今(15)日舉辦開訓典禮,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鄭貞茂副主任委員特別親臨致詞。
鄭副主委首先感謝保發中心持續第四年辦理國際化菁英人才培訓班,堅強的師資陣容與豐富的課程,讓參訓人才習得更專業的保險經營知識,並提升國際視野,未來可以回饋公司與業界。鄭副主委也特別感謝各保險公司與機關的支持,踴躍報名參訓,培育具國際觀及專業素養之主管專業人才。並提到金融科技是未來金融趨勢方向,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所研提「金融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的金融科技創新實驗條例草案,也於今年五月初在行政院院會通過。台灣需要與國際金融科技接軌,創造新經濟未來,鼓勵金融服務業及相關產業能應用創新科技,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品質及普及化。
保發中心桂董事長在開訓典禮致詞時特別提到,根據統計2016年,23家本國壽險公司共設立22個海外據點;17家本國產險公司共設立14個海外據點,相較於39家本國商業銀行設立了481個海外據點,116家本國證券商設立了110個海外據點,本國保險業國際化之空間相當大。
2016年我國保險滲透度為19.99%,世界排名為第2名,其中壽險業保險滲透度是16.65%,產險業保險滲透度是3.34%。保險密度 139,310元,世界排名為第10名,其中壽險業保險密度133,109元,產險業保險密度6,201元,這些數據除顯示我國保險業發展成熟外,也顯示我國壽險市場已漸趨飽和,國內市場擴張有限,有必要往海外拓展市場。
在國際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唯有加強培育保險業國際人才,強化國際競爭力,才能打好基礎,提升產業的實質競爭力。全球金融走向國際化及自由化之際,各國保險市場之國際化亦成為主流趨勢,要強化在海外拓展市場之競爭能力,必須瞭解國際保險市場動態、引進先進國家保險專業技能,因而積極培育人才及留住優秀人才乃為保險業刻不容緩的工作。
保發中心自2014年起即規劃「保險業國際化菁英人才培訓」課程,今年仍持續辦理,師資陣容與課程內容較往年更加完備與充實。今年培訓內容分為『國內組』及『國外組』兩個項目。課程規劃分成A、B兩大模組,A模組為「創新金融科技」模組,課程包含FinTech、Blockchain、IOT及AI等科技應用於保險業的發展;B模組為「新南向」模組,課程有保險業佈局東協之投資策略與分析、前進東南亞市場之利基及風險、ASEAN文化特性及跨國團隊經營管理等,每一模組皆為66小時的訓練課程,授課講師邀請到國內產、官、學界專家約有26位,另外更遠從英國、新加坡及香港邀請到國際知名專家學者來台擔任講師。
國內組課程結束之後,特別規劃國外組考察地點為赴越南參訪,預計11月6日至11日,為期6天5夜。行程中安排參訪越南監理機關、保險協會、越南最大的保險集團等,另舉辦東協保險市場講座,希望透過面對面與當地菁英人士之現場交流,更有助於學員認識當地政治、經濟與市場環境,拓展學員海外視野,作為國內保險業者規劃開拓海外市場之參考。
本次共有27家保險公司與機構、52位學員報名參訓,本次的培訓無論是在金融科技或投資決策,未來都能為保險業者帶來創新的思維,更能運用到實務經營面,創造有利於社會及保險業的經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