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5/3 - 5/4 知識商城平台暫停服務】
為配合本中心系統維護作業,知識商城(包含6H法遵、高齡、外匯…等數位課程、實體訓練/研討會、專業測驗…等)將於114年5月3日(六)至5月4日(日)暫停服務,提醒學員/考生如有相關受訓/測驗需求,請提前妥為規劃安排。

老年常見疾病

保健常識知多少

  • 飲食習慣

    你有仔細評估過每天吃進肚子裡的東西嗎?
    依據國健署公布的每日飲食指南建議,飲食搭配應依照個人年齡、性別和活動強度,找出合適的熱量需求及建議份量,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水果、蔬菜、全榖雜糧、豆魚蛋肉、乳品、油脂與堅果種子),才能獲得均衡的營養,保持健康喔。

  • 531運動原則

    你多久沒運動了呢?
    國健署建議,國人運動應掌握「531原則」:每周運動5次、每次30分鐘、心跳速度達每分鐘110下;對於沒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可從每日走1萬步開始;年長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應先請醫師評估個人運動時的心肺負荷量,再選擇適合的運動,以達到護心的效果。

  • 定期健康檢查

    依據國健署建議,65歲以上民眾,每年應檢查一次;40歲以上未滿65歲,至少每3年一次;未滿40歲者,至少5年一次。另外國健署也提供國人多項免費健康檢查,趕快到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站查詢看看吧!

  • BMI指數

    你知道自己的肥胖程度嗎?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衡量肥胖程度,BMI=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國民健康署建議,18歲以上成人合理的BMI值是18.5~24,若BMI指數超標,罹患肥胖相關疾病的可能性會變高。

  • 血壓正常範圍

    血壓分為收縮壓與舒張壓,血壓值的區間所代表的意義如下。

    血壓值的區間所代表的意義:
    類型 低血壓 正常 正常偏高 高血壓
    收縮壓 <99 100-129 130-139 >140
    舒張壓 <65 66-85 86-90 >90

    適度的運動可以增加血管彈性,適量的攝取蔬菜水果則有助於降低血壓。多以「蒸、煮、滷、拌、烤」五大不用油的方式烹調食物,減少口味重及高鹽類食物的攝取,也有助於降低高血壓的風險,最重要的,別忘了戒菸及少喝酒喔。

  • 血糖

    抽血前空腹8小時,血糖值應小於100 mg/dL;若超過126 mg/dL是糖尿病。若介在100到126mg/dL之間,是糖尿病前期。
    抽血前空腹8小時,喝下75克葡萄糖水,2小時後抽血檢測,血糖值應小於140mg/dL;若超過200 mg/dL是糖尿病。若介在140到200mg/dL之間,是糖尿病前期。
    醣化血色素應小於5.7%;若超過6.5%是糖尿病。若介在5.7%到6.5%之間,是糖尿病前期。(這種檢查方式不適合懷孕婦女或血紅素有變異的人。)

國人潛在風險

  • 國人十大死因

    105年十大死因依序為(1)惡性腫瘤(癌症)、(2)心臟疾病、(3)肺炎、(4)腦血管疾病、(5)糖尿病、(6)事故傷害、(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8)高血壓性疾病、(9)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10)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標準化死亡率除癌症、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較前一年有下降外,其他均呈上升。如以年齡別來看,1至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至44歲以癌症與事故傷害居前二位; 45歲以上則以慢性疾病之癌症與心臟疾病居死因前二位。

  • 三高盛行率

    三高指的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從20歲以上國人三高盛行率可以發現,三高已是國人普遍的問題了。

    三高盛行率:
    高血壓 高血糖 高血脂
    民國94-97年 21.6% 15.2% 10.4% 6.6% 27.9% 15.5%
    民國102-103年 29.1% 20.9% 16.2% 10.5% 26.8% 24.4%
    民國102-104年 29.0% 22.4% 14.5% 10.4% 24.9% 22.6%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4年健康促進統計年報

  • 菸酒的危害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指出:

    1. 低收入群裡有較高的使用菸草比率,買菸會排擠健康、營養及教育的支出,缺乏教育的情形會使下一代傳遞更不健康的行為及意識。
    2. 種植菸草作物會排擠種植糧食作物,使用的農藥會污染地下水。菸蒂是海洋污染的頭號殺手,根據2015年國際淨灘活動資料顯示,海洋垃圾碎片中有15%為菸蒂,菸蒂需要12年的分解時間。
    3. 菸害是全世界可預防性死因的第1名,菸品使用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主要風險因子。

    世界衛生組織於2017年3月報告指出,導致5歲以下幼童死亡的第一名是因空氣污染及「二手菸」引發的呼吸道感染問題,每年造成全球57萬幼童死亡。菸害無聲地戕害民眾健康,更是兒少健康的隱形殺手。
    在臺灣,每年約27,000人死於菸害,每20分鐘就有1人死於菸害,其中癌症居首位占50%。而35歲以上可歸因於吸菸疾病之經濟成本,總計約1,441億元,占全國GDP之1.06%,顯見對國家個人的影響甚鉅。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醫療費用支出統計

    105 年住院醫療費用計 1,948 億點,其中男性占 55.3%,女性占 44.7%;若以年齡層分析,65 歲以上住院醫療費用占 43.5%,將近一半的比例,顯然年紀愈大,在醫療費用的支出愈高,所以別以為年輕時少走醫院,就輕忽了未來醫療的風險,記得未雨綢繆喔。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統計處/105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電子書

小心疾病來敲門

  • 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因為骨質密度下降,使得骨折風險提高的疾病。起因是礦物質大量流失,導致骨頭中的鈣質流失到血液中,中年後還會因為體內造骨細胞活性開始慢慢減退,加速骨質疏鬆。容易因骨質疏鬆而骨折的部位包括脊椎、前臂骨、髖關節骨,通常骨折前都不會有任何症狀,一直到骨骼變得鬆軟易折,稍微受壓就會斷裂。
    骨質密度可以經過測量,來檢視骨質疏鬆的情形,如下表:

    骨質密度診斷:
    診斷 骨質密度T值
    正常 ≧-1
    骨質不足,建議向醫師諮詢 介於-1到-2.5之間
    骨質疏鬆,應立即向醫師諮詢 <-2.5以下

    資料來源:雙和醫院

  • 帕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症為老年人的三大神經疾患之一,為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腦部神經元退化,會造成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逐漸減少,進而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
    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顫抖、步態不穩,容易跌倒、肢體僵硬,運動遲緩、寫字很小、講話小聲、含糊、聲調平板、肢體不自主扭動、缺乏臉部表情、自主神經系統障礙(姿態性低血壓、便祕、尿失禁、頻尿及性功能障礙)、感覺功能異常(肢體麻感、疼痛、嗅覺異常等)
    資料來源:雙和醫院

  • 五十肩

    沾黏性關節囊炎俗稱五十肩,多發生於50歲的中年人,又稱冰凍肩,患者多常感肩膀酸楚難忍,局部怕冷,疼痛情況在夜晚或天氣多變、轉冷時漸趨嚴重。通常手無法高舉過肩,日常生活高舉肩膀時有疼痛感。
    對於五十肩的日常生活保健方式,包括減輕肩部負擔,避免過度疲勞、避免肩部扭、拉、挫傷、注意肩部保暖,避免暴露於寒風及冷氣、肩部適度運動,加強肩部活動功能,增進局部的抗病力、心情放鬆保持愉悅,減輕生活壓力,以及注意營養均衡,適度攝取乳製品或高鈣食物等。
    資料來源:雙和醫院